“为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朱熹从半亩方塘的清澈感悟出人生的哲理;“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”,宗璞从紫藤萝花的兴衰中感悟出生命的永恒;“我俩在一块儿,要好好儿活”,史铁生在母爱的伟大中感悟出生命的真谛……生活的细微深处有真意,显真情,见真章,只要用心感知,便能提升生命的高度。 真题回放(2024·安徽卷) 山中的小草 郭震海 ①或许和年龄有关吧,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,望一望那巍峨的山
1版 《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 的答案》 1.①苏母 ②退回鱼干并写信教育儿子 ③梁晓声学会关怀别人,作品充满浓厚的悲悯情怀 ④母亲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是一生的,母亲的教育至关重要 2.(1)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,把贪欲一旦打开缺口比作洪水泛滥,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的贪欲一旦形成危害程度之大,表达了陶母对儿子深深的忧虑。 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,把贪欲一旦打开缺口夸大为洪水泛滥,形象地写出了人的贪
对接课标 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》(2022年版)“课程目标”中对7~9年级学生语文综合实践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要求: 1.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,梳理、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,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,增强表达效果。 2.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,体会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,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。 3.自主组织文学活动,在办刊、演出、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
考情一览 “生活犹如泉源,文章犹如溪流,泉源丰盈而不枯竭,溪水自然流而不歇。”身边的一人一物,大自然的一草一木,生活中的一事一情,甚至是一句话语、一个微笑、一首歌、一幅画,无不充满智慧,深蕴哲理。学会感悟生活,感悟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的关系,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成长。2024年,北京卷“盘中餐”、辽宁卷“无声之处,亦有深味”、河北卷“定心丸”、青岛卷“续写生活”等,均考查考生对生活的体味。